利記士多

從皇后大道東走上聖佛蘭士街 踏過一道又長又斜的斜道右轉就到抵達星街,繼續前行就看到一間面積不大裡面放滿密密集集的奇趣事物的士多。利記士多位於香港灣仔小區,它雖然屬於市區中心之一,但這邊人潮並不像市區中央那樣擁擠熱鬧喧嘩。這邊的風格氣氛相對西式,帶有澳洲的閒適感,自成一角。
在這充滿中西合璧文化香港裡,利記士多由老闆女兒Karen接受經營爸爸的店家。「當年佢地取其「姓」嘅諧音,我地姓李嘅,我估咋我唔知架;就變左利記士多咁樣嘅。」(當年他們是以他們「姓」的諧音,我們姓李,我猜的其實我不知道;就變成利記士多這樣子。)一家結合士多元素和文創商品的雜貨店;曾經在香港灣仔營業的店家,由於土地用途問題,後來轉型經營網絡平台。雖然已經沒有了實體的店面,但Karen還是希望大家能記得曾經的利記士多。
「左邊係士多,右邊就係有好多artist做嘅嘢。」(左邊是士多,右邊就有結合很多藝術家做的文創商品。)店裡散發著五十趴的士多精神,五十趴的藝術氣息;一個充滿藝術設計和本土文化的寶藏地,小小的店面卻裝著大大的夢想。「不停去搵,同埋去做一啲research睇下有咩啱呢度可能有興趣同佢哋可以合作到。」(不停的找,還有做一些資料蒐集看看有什麼適合這邊可能有興趣跟我們合作的藝術家。)擺放著Karen收藏的一些小玩意和十幾位含台灣藝術家的文創商品。從古老的轉盤式電話到現代的文創商品,都訴說著各式各樣的小故事,驚喜不斷。「以前嘅話就係一啲真係士多嘅舊物,即係好似我地有個水櫃。咁其實有好多人入黎,都喚起左佢哋好多嘅回憶。」(以前的話就真的是一些士多會有的舊物,就像我們的汽水櫃一樣。這樣其實有很多人走進來店裡的時候,都喚起了他們不少的回憶。)雖然店面長方形的且不大,一進門琳琅滿目只有中間一道路,窄窄的;但會有一種特別的魔力讓人想留下來細酌,發現更多有趣的事物。不停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和對新舊共存的奇妙感受。
「人跟人那種相遇是最值得被我們牢記的,希望大家記得曾經來過這個地方、相遇過、聊過天。」